俗语:“五树进宅,人穷家败”,指的哪五种树?有何道理是否可信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1:44 点击次数:182人生之事不过柴米油盐、衣食住行,其中住所之地,分阴阳二宅,对于住房的安全和忌讳,由古至今都常常认为所重视,阴阳风水五行之说,至今依旧为不少人说信奉和遵守。
在古时,人口基数尚不同于现代那般庞大,生产力的低下以及落后的医疗健康的条件之下,虽然土地时常大多为高门大族、官宦皇权所霸占。
但寻常人家相较于有权势的人却有所不足,但大多数人家同样是有着庭院和相对宽敞的住宅环境。
因此对于自家院子的布置也同样是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,特别是在道教佛教盛行的时代,人们对于阴阳之学的重视,同样体现在了宅邸的方位和宅邸内的布置上。
展开剩余86%如阴宅避环水而防聚阴煞之气,阳宅应远高狭之口,以正阳气,而对于宅内的布置,小院中央不布井,房门与大门不能直面,需有山水假境或是屏风。
五树之说
而对于小院绿植的要求也同样是考虑的范围之内,对于进宅邸的树木和绿植也有着一些说法,比如五树不宜,五树富宅的说法的出现。
所谓五树不宜通常是指松柏桑槐梨或者是松柏桑柳梨,虽然有所不同,但是所指的意义和所禁忌的东西却是大同小异。
对于不可种之树,大体有几种说法,一种是通假同音的说法,一种是风水聚阴之说,一种是容易引发灾害等。
第一种的通假同音之说,为首具有代表性的便是,桑槐梨,桑字同音于丧事,对于白事与死亡的恐惧哪怕是到而今依旧是很多人所抗拒和抵触的。
故此对于桑树的种植除非是自家出于养殖蚕的需要,桑树在很多地方都为人所避讳,认为种于自己门厅之下容易带来不幸的意外。
而梨树亦是相同的道理,梨通离,很容易让人想到别离之意,古代交通不便,别离很多时候意味着再也无法相见。
此外梨花所开的花为白花,而白色多为人所顾忌,其次也是因为梨花带着独特的气味,对于一些要求空气的清新的家庭来说并不为人所喜。
故此哪怕梨作为案桌常备的众多水果之一,清爽酥脆,清热解毒,但从古至今对于别离的敏感与重视,始终是让梨树排除在院落之内。
而对于槐树的说法,自古就有着两种极端的争议,其一是认为其可镇于宅邸之中,招财而纳福,而反之则是认为其可招鬼魅,能聚阴煞。
第一种说法是来源于风水学中,槐为禄说,三槐九棘便是暗指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,然而有人则认为槐树可纳魂,于槐树上吊者,魂无法归西而附于树内,成为鬼树。
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槐树属阴,在宅中若是男子较多,而阳气较盛,而常导致争端,常种槐树,由古至今,对于阴阳调和与中庸有着密切的联系,阳过而补阴也是常事。
而对于松柏这类的树木来说,虽然孔子的一句言论,让得松柏之物自此赋予了高洁而长青的具有褒义的性质。
尽管松柏有着如此美好的寓意,但是之所以为人所不喜,更主要是在其会产生大量的脂类的化合物,除了产生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味道之外。
还会在产生火灾之时,这些产生的脂类化合物加上本身的易燃体更加成为一个阻燃材料,寻常泼水极难灭之。
而它们另外的一个特点是长青,而长青反而成为了它们无法成为院内的植物的重要原因,树木过于庞大反而遮蔽房屋。
而长青的特点的更加适合阴宅,不仅仅庞大的枝干能够遮风挡雨,其次其繁杂的树根有利于保护使得水土更为稳固,防止坍塌。
但之所以柳树也为常人所难以接受的原因,并不是所谓的同音异义也不没有什么不详的含义,但有人认为摇曳的柳丝让人觉得飘曳不定。
觉得柳树带着些许轻浮的意味,故而多为人所不喜,但也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每当柳树繁殖的季节,柳絮乱飞,常常也会增加清扫的难度,也增加了火灾的风险。
有趣的是,古人所忌讳的所不种的树尽管不种的原因五花八门,但是都有着一种共通之处,那便是这些树都是可以长成大树,而隐蔽所处。
而大树其枝节势必非常茂盛,因此阳光大多为树叶所遮蔽,长此以往,则房屋阴湿,蚊虫蛇蚁等喜阴之物必然汇聚,而导致家里疾患多出,这便是站在现代上看少种此类大树之因。
常人所好
为此人们往往种于庭院之物,多为矮树且颜色较为艳丽的花果,譬如常为人们所喜好的石榴树。
同为同音异义,梨树走向了贬义,而石榴树凭借着“留”的意象,代表着丰足而财守,为人们所喜爱。
更因为石榴味甜而多子,也代表着膝下陈欢,子孙延绵的意味,故而受到了家中老一辈的喜好和钟爱。
诸如此类还有杏树、枣树等等,都因为其树大而不高,既有观赏性又有较好的寓意,特别是杏树,代表着幸福安康,同样也有着善文的象征。
结语
以同音异义来判断树木的好坏与种植,从古至今都是有失偏颇也存在着强烈的主观意味,这种或许并不可取。
虽然而今的风水之学已经大体断承,但古之阴阳风水定论是有着其合理之处和科学之据,阴阳五行风水并非无根之地,是至而今古籍多为失,且所学者多学而不精。
譬如在树大而易聚阴,常有阴邪入体而致病,正是因为过于潮湿而导致的虫害之祸等影响了身体健康。
其次则是槐树松柏之类的树木常为虫类所喜,容易腐蚀,故此也常常被人排除在制作居家之用的工具之外。
所谓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于中庸,而汉语的特点在于含蓄,阴邪的说法并不是指代特定的事或物,而是一种泛指,有时候是指潮湿,有时候是指风凉,虫害等等。
对于文献古籍莫以咬文嚼字、断章取义而取之用之,结合文章全意,并参考相关文献,这样才能知晓其真实用意而不至于望文生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